4月11日,为提升艺术审美与技艺创新能力,学习西方珠宝的历史演变与艺术风格,上海市崔春岚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组织学员开展了“从崧泽到外滩”上海通史沉浸课堂及“觉醒:V MUSE珍藏珠宝艺术展”观展活动。
此次展览是2025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文化交流“跨界、破圈”的一项重要展出活动。上海市崔春岚技能大师工作室学员和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珠宝艺术教研室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主题活动。
在上海通史展区,学员们在历史长河的奔腾翻涌中恣意遨游:陈化成将军当年的盔甲上刺绣的中华金龙,仿佛随时腾飞;陈独秀等先辈们的新文化运动当年也一定像一阵惊雷破空。当革命的火种噼啪声起,觉醒的青年们便以青春热血为火把,在中国大地上燃起熊熊烈焰,这火焰最终化为空中猎猎的五星红旗,在新上海的天空中昂扬飞舞。通过观展,学员们深化了对上海历史文化的理解。





“觉醒:V MUSE珍藏珠宝艺术展”区域,则由瑰丽的珠宝诉说着人类的觉醒,以艺术的伟力呼唤文明和美之新芽的诞生。精心的展陈展示着V MUSE珍藏的近百件稀世珠宝,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之作到20世纪的大师之作,时间跨越400余年,展品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囊括拿破仑家族、波旁家族、罗曼诺夫家族等标志性印记的珍宝艺术。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折射多元文明的互鉴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活动还特别邀请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珠宝玉石艺术专委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侯晓青老师为大家解读珠宝作品所蕴含的精湛工艺技术与独到设计理念。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珍贵的珠宝如何经历时间的锤击,依旧不朽:荏苒历史,岁月沉淀之下,珍贵的艺术品为何依然闪烁着永恒的光华:那些创造和书写了艺术品创作历史的匠人,他们的名字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时至今日,他们的作品依旧被珍藏,技艺依旧被传颂。这是他们无憾的人生,他们跨越时空的技艺魅力,至今依然令人为之动容,为之升起最高敬意。
观展过程中,珠宝艺术专业负责老师张丽不时就相关作品与大家一起讨论制作技巧以及技术发展。感叹精湛技艺,灼灼匠心之余,也对工作室学员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在几件复杂的花丝镶嵌作品前,几位年轻教师流连驻足,反复探讨琢磨着匠人巧思,思考如何能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将之复刻提升。

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心在一艺,则其艺必工。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人将技艺融入工作、以匠心成就着经典。在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新时代的珠宝匠人,正以极致、传承、责任、专注、坚守、创新的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着我们的专业技艺。学员们表示,作为珠宝专业教师,不仅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不断雕琢作品,更要与时俱进,改善工艺,享受艺术价值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大家相信: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将是安静的。无论何时何地,追求细节,追求完美,追求工艺的极致的工匠精神,将永不过时。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这是工作室成员黄海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今天观展结束所有老师的心声。